![]() |
谢拥军 | 男 | 教授/博导 | 教师 | |
谢拥军, 现为北航电子信息工程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Tel:18811050261,Email:yjxie@buaa.edu.cn。1996年于西安电子科技大学获得电磁场与微波技术专业博士学位,1998年3月-2001年9月先后在美国德克萨斯大学达拉斯分校和杜克大学做博士后副研究员,2002年在西安电子科技大学评为教授和博士生导师,2009年12月调入北航电子信息工程学院,现研究方向为电磁兼容,计算电磁学和天线微波技术。 ——> 主要研究领域专业:电子科学与技术 方向:研究方向包括计算电磁学及应用、天线与微波工程、太赫兹技术 ——> 正在研究项目 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863计划、国防预研项目和国防预研基金等纵向科研项目12项。——> 最近发表论著 发表学术论文173篇(其中SCI50余篇)、教材和专著7本,其中包括国际学术杂志48篇。——> 获得主要荣誉 全国高校电磁场教学与教材理事会常务理事;中国电子学会高级会员、微波分会委员;中国宇航学会空间电子学专委会委员;总装备部国家重大基础安全XXX项目专家委员会专家,教育部科技进步奖励评审专家。 担任IEEE AP Magazine、IEEE Microwave and Wireless Components Letters、Journal of Electromagnetic Wave and Applications等国际杂志和《物理学报》、《中国科学》、《电子学报》、《航空学报》、《电波科学学报》等国内学报的论文评审人。 |
![]() |
白明 | 男 | 教授/博导 | ||
1996年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物理系获理学学士学位。 2001年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物理系获光学专业理学博士学位。2000年至2001年赴香港科技大学物理系做访问学者;2002年至2006年在西班牙国家高级科研院(CSIC)做博士后研究员,作为主要成员参与西班牙国家科技基础研究和欧盟FP6框架等课题。2006年加入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电子信息工程学院,研究方向包括计算电磁学,天线与微波测量技术,毫米波准光学技术。已主持多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863计划课题; 国防863课题,国家973和国家重大专项子课题;以及其他30余项行业及省部级课题。 共发表(SCI/EI)论文五十余篇,获授权国家发明专利近十项。/2017年 欢迎对电磁场与微波技术学科感兴趣的同学报考硕士/博士研究生。 |
![]() |
苗俊刚 | 男 | 教授、博导、长江学者 | 主任 | |
在德国不来梅大学遥感研究所有10年学习工作经历(1993-2003)。主要从事微波遥感理论与技术、电磁散射与辐射测量技术、微波毫米波成像技术和微波天线技术研究。目前主持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自然科学基金、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总装备部武器装备重点基金、国防科工委基础科研项目等以及民用航天重点型号项目共十项。曾两次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排名3和排名8)。1990年获国家教委霍英东青年教师奖,2004年入选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在JGR、IEEE T-GRS、Radio Science等国际一流杂志发表论文10篇,SCI收录10篇,SCI引39次。回国两年来,已指导博士后1名,博士、硕士研究生28名。现任中国电子学会微波分会委员。 |
![]() |
诸葛晓栋 | ||||
姓名:诸葛晓栋性别:男职务:职称:副教授通信地址:北航电子信息工程学院联系电话:82317218邮箱:zhuge@buaa.edu.cn ——> 个人简介北航电子信息工程学院副教授,博士生导师。在代尔夫特理工大学获得优秀硕士和优秀博士学位(Cum Laude),曾任荷兰国家科学院研究员,并获得荷兰国家优秀青年个人自然科学基金,欧洲微波会议最佳青年工程师奖获得... |
![]() |
方宁 | 女 | 讲师 | 无 | |
方宁,女,博士后。2002年毕业于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电子信息工程学院,获工学学士学位,2007年获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电磁场与微波技术专业博士学位,2009年北航博士后流动站出站并留校任教。研究领域包括雷达散射与逆散射、计算电磁学、电磁波传播、模式识别;主持国家青年自然科学基金项目一项,参与国防预研课题、863课题等多个项目的研究工作。发表学术论文十多篇。 |
![]() |
王正鹏 | 男 | 副教授 | ||
王正鹏,北航卓百副教授。于2012年在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电磁场与微波技术专业获博士学位。研究方向包括无线通信中的天线技术,超宽带天线,滤波天线,紧缩场馈源等。先后在英国伯明翰大学、肯特大学、伯明翰大学创新中心做访问交流和博士后研究。2015年任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副教授。 |
![]() |
邓晖 | 女 | 副教授 | ||
1999年于清华大学电机工程与应用电子技术系获博士学位,1999~2001于中国科学院声学研究所声场声信息国家重点实验室作博士后研究工作。研究领域包括微波毫米波技术、天线技术、电磁波、声波、弹性波传播、信号检测分析与处理、高速与微波集成电路设计;主持中科院声学所青年择优基金、近场诊断测试系统、紧缩场馈源研制等多项科研工作。并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一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一项、国家攀登B项目、国防科工委高新工程以及多个紧缩场的研制工作。发表学术论文十多篇,多篇为EI索引。曾荣获国家教委科技进步二等奖。 |
![]() |
叶修竹 | 女 | 讲师 | 硕士生导师 | |
博士,博士后。2008年于哈尔滨工业大学通信工程专业取得学士学位。2012年在新加坡国立大学(National University of Singapore)取得博士学位。2013年在新加坡国立大学继续博士后研究。2013年加入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主要研究领域为微波成像,医疗成像等领域,并发表多篇高水平一区期刊论文。 |
![]() |
刘大伟 | 男 | 副教授 | 无 | |
2001年和2004年于武汉大学获得学士和硕士学位,2007年于中科院遥感所获博士学位,攻读博士学位期间曾在美国马里兰大学做访问学者,期间参加了NASA科研课题,回国后在浙江大学做博士后研究。2009年来到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电子信息工程学院工作。研究方向包括电磁波理论及应用,波束控制,天线,微波遥感理论与应用等。作为第一负责人主持的项目有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基金、国家“863”计划课题、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一等)和行业基金等,作为核心人员参与的科研项目有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863”和“973”计划和多项横向课题,目前已发表论文四十余篇。 |
全绍辉 | 男 | 教授 | |||
在科研方面:作为项目负责人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省部级基金多项,在紧缩场系统设计、检测评估、测量应用方面有较多理论积累和工程实践经验,以独立作者和第一作者名义在电磁与微波类顶级国际期刊、国内外知名期刊上发表学术论文多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