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电子信息工程学院
电磁安全实验设计“专才通道”竞赛组织及报名通知
“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为做好新时代人才工作锚定了战略坐标,指引了前进航向。作为国防特色专业之一,电子信息工程学院专业领域创新拔尖人才的培养已成为我国战略科技力量布局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面向该人才选拔与培养需求,特设立“电子信息工程学院‘专才通道’竞赛”(以下简称“竞赛”),具体竞赛组织办法如下:
一、组织架构
(一) 主办单位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电子信息工程学院。
(二) 竞赛组委会
为保障竞赛顺利进行,由主办单位组成竞赛组委会,负责比赛组织、策划、管理工作,下设指导组和命题裁判组,各组负责相应工作。
指导组:苏东林、戴飞、吴琦、谢树果、李尧尧
命题组:刘大伟、李丽林、单涛、宋凌南、陈星晔
秘书:刘大伟、李丽林
二、参赛对象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本科一年级学生。
三、竞赛形式
竞赛重在考查学生的实践创新能力和系统性思维能力,不设置具体试题,通过“企业征集+命题组研讨”的方式设计竞赛主题,学生在规定时间内完成动手实验、实验报告撰写和提交。
学生以个人形式参加竞赛,参赛作品重在体现设计的原创性和创新性,保证科学性和先进性。
(一)竞赛内容
竞赛主题来源于工程实际需求与前沿科技进展的结合,由电磁场与无线技术专业优势企业专家与高校国家级人才等组成的联合团队共同出题,题目只包含完成目标和牵引性指标,不规定技术路线。
比赛内容包含基础环节:以竞赛基本需求为主体,借助基本单元模块,根据设计要求进行模块与关键功能电路连接。进阶环节:目标为结合基本单元模块和关键功能电路实现具有一定功能的电子系统,并提升相关性能指标,最后对电子系统的功能进行演讲介绍。
(二)赛程设置
学生根据现场条件,针对实验题目进行实验设计,并动手开展实验,现场记录实验结果,并撰写实验报告,最后评审组根据实验结果和报告对参赛学生进行打分排序,选拔具有较强科研创新能力的学生。竞赛全程录音录像。
(三)评审标准
评审组将从以下部分对实验结果进行综合评价。评分满分为100分。
1.本题基础部分满分40分,其主要包括是否能够利用较为简单或自行设计实验装置观察到现象。
2.实验进阶1,最高分为30分,用于考查学生能力。
3.实验进阶2,最高分为30分,用于考查学生能力。
(四)录取办法
根据电子信息工程学院的专业选择“专才通道”招生名额,按照信息大类参赛学生复赛成绩确定“专才通道”录取名单,最终录取不超过15人。若出现竞赛成绩同分情况,则根据竞赛同分同学大一上学期课程考试成绩优劣进行同分段排名。
对于进入复赛取得奖项的理科大类学生,未来考虑转入电子信息工程学院时,同等条件下优先录取。
四、竞赛报名
本次竞赛采用网上报名。
1、时间安排:
(1)学生报名:2025年4月24日12:00前,学生将报名材料打包(详见材料要求)以“电子信息工程学院专才通道报名+书院+学号+姓名”命名,发送至邮箱:david_liu863@163.com。
(2)竞赛通知:2025年4月30日,学院公示报名参加竞赛的学生名单及参加竞赛的详细时间、地点(公示网址:http://www.ee.buaa.edu.cn)。
(3)学院竞赛时间:2025年5月11日;
(4)公布竞赛结果:2025年5月18日(具体以学院通知为准)。
2、材料要求:
(1)电子信息工程学院“专才通道”报名表签字盖章扫描件(详见附件)
(2)诚信承诺书签字扫描件(详见附件)
(3)大一秋季学业成绩单扫描件(自助打印机打印)
(4)电子信息工程学院“专才通道”报名信息汇总表电子版原件(详见附件)无需打印扫描
(5)电子信息工程学院“专才通道”项目设计方案电子版
五、 其他说明
1. 对于竞赛中存在违规行为(包括但不限于不服从监考老师和工作人员管理;提供、传递与竞赛内容有关的信息资料;抄袭或协助他人抄袭;请他人代考或为他人代考、组织作弊、使用通讯设备作弊等)的考生,将取消竞赛成绩和录取资格,并将有关情况通报教务部。
2. 报名学生需满足参赛对象中的相关要求,如因条件不符导致无法参赛,相关责任由学生自行承担。
3. 如受不可抗力因素影响,电子信息工程学院“专才通道”竞赛办法可能将视情况做出相应调整,具体安排届时另行通知。
4. 通过电子信息工程学院专业选择“专才通道”录取的学生,专业选择结果确定为“电子类”,不再参与暑期专业选择。
六、监督保障机制
1. 电子信息工程学院“专才通道”竞赛遵循“公平、公正、公开、综合评价”的原则。
2. 电子信息工程学院“专才通道”竞赛接受校纪检监察机构(010-82338830)监督,并接受社会监督。
七、 竞赛咨询:请扫描以下二维码入群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电子信息工程学院
2025年4月21日